👉 你是否聽過運動員因為前十字韌帶受傷而「賽季報銷」?這條位於膝蓋中央的小韌帶,雖然不起眼,卻是穩定膝蓋、防止骨頭錯位的重要結構。一旦斷裂,不僅恢復期長,甚至可能影響日後運動表現。
什麼是前十字韌帶?(前十字韌帶解剖)
前十字韌帶(ACL,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)位於膝關節中央,連接股骨與脛骨,主要功能是:
- 防止脛骨過度前移
- 限制膝關節旋轉
- 穩定膝關節在運動中的動作
因此,前十字韌帶對於需要跳躍、快速轉向的運動(如籃球、足球、羽球)尤其重要。

前十字韌帶常見受傷原因
根據研究,超過 70% 的前十字韌帶受傷與非碰撞動作有關,也就是不是被對手撞擊,而是自己的動作造成的。
常見風險動作包括:
- 膝外翻(knee valgus):膝蓋內扣,造成韌帶張力上升。
- 股骨內轉:大腿骨往內旋轉,增加韌帶剪力。
- 落地姿勢不良:跳躍後膝蓋過度伸直,或臀部無法穩定,造成膝蓋壓力。
- 急停與急轉:方向轉換過快,導致膝蓋剪切力過大。

👉 延伸閱讀:運動員常見膝蓋傷害
如何保護前十字韌帶?(前十字韌帶預防運動)

1. 正確落地技巧


- 跳躍落地時,保持膝蓋微彎,不要完全伸直。
- 注意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,避免膝蓋內扣。
- 增加臀部與核心肌群的參與,分散膝蓋壓力。
2. 安全轉向動作

- 急轉或急停時,先降低重心,再轉動方向。
- 避免單純靠膝蓋硬扭,應該讓髖部與軀幹一起帶動。
3. 強化下肢穩定性
- 臀中肌訓練(如蚌式開合、側走彈力帶)
- 核心訓練(如平板支撐、死蟲式)
- 平衡訓練(如單腳站立、bosu球訓練)
透過肌力與控制的提升,能降低前十字韌帶在運動中的負擔。
受傷後該怎麼辦?
一旦發生前十字韌帶斷裂,症狀可能包括「膝蓋爆裂聲、劇痛、膝關節腫脹、膝蓋無力」。
嚴重者常需要手術修復,並搭配 6–12 個月的復健。
復健過程會包含:
- 初期消腫、維持活動度
- 中期肌力訓練與平衡訓練
- 後期運動特定訓練,逐步回場
根據 美國骨科醫學會(AAOS) 的資料,早期正確治療與完整復健,是避免再次受傷的關鍵。
結語
前十字韌帶是膝蓋的重要穩定結構,一旦受傷,恢復過程長且影響深遠。幸好,大部分 ACL 受傷是可以預防的。只要注意落地與轉向技巧,並透過肌力與核心訓練強化穩定性,就能大幅降低受傷風險。
運動時別忘了,預防勝於治療,保護前十字韌帶,就是保護你的運動生涯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