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資料與預約制度

初診流程

① 預約報到

② 了解症狀|評估

③ 進行治療

④ 居家照護

⑤ 安排回診時間

⑥ 費用支付

改期或取消

請於治療前 24 小時內完成改期或取消,逾時恕不受理

遲到規則
  • 遲到 10 分鐘內:可安排治療
  • 遲到超過 10 分鐘:治療時間將被壓縮,仍依原定時間結束,恕不延長
就診請攜帶
  • 醫師轉診單或檢查報告(如 MRI/X 光/超音波)
  • 穿著輕便衣物(如運動服、短褲)
保險理賠申請
  • 有關物理治療保險理賠申請流程與所需文件,請點此進一步了解詳情

治療內容與流程

治療項目

  • ✔️物理治療
  • ✔️顱薦椎治療
  • ✔️運動治療
  • ✔️徒手治療
  • ✔️功能性訓練等

初次評估項目

  • ✔️姿勢觀察
  • ✔️關節活動度
  • ✔️肌力
  • ✔️疼痛評估
  •  
建議治療時間 (依部位數量)
  • 1–2 部位:建議 50 分鐘
  • 2 部位以上:建議 80 分鐘
  • 3 部位以上:建議 100 分鐘以上

※實際時間依病況調整

治療頻率建議
  • 每週 1–3 次,至少安排 2 次治療以維持療效與追蹤治療成效
  • 若有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、肥胖、喝酒、抽菸或長期睡眠不足(<8小時)等系統性因素,將可能延緩治療進程。
療程衣著
  • 治療中如有不適,請即時告知治療師
  • 若為多部位症狀,請提前告知優先治療部位

物理治療定期回診規則與治療計畫

為確保治療效果並依據個別需求調整治療計畫,請配合以下定期回診規則:
回診頻率建議
  • 依病況安排,每週建議治療 1~3 次
  • 初期急性期或術後病患,建議連續治療2週以上,以利控制症狀。
  • 穩定期可依治療師建議逐漸減少回診頻率。
  • 間隔建議:每次治療之間間隔 3–5 天為佳
  • 中斷原則
    • 超過 7 天未回診:療效可能減弱
    • 超過 14 天未回診:視為療程中斷,需重新安排評估
  • 追蹤建議
    • 累積治療 4~6 次後,建議安排一次療效檢討與治療計畫更新
    • 若症狀改善,回診檢查可安排30分鐘。
  • 若有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、肥胖、抽菸或長期睡眠不足(<8小時)將有可能延長治療
治療計畫更新
  • 每治療 4~6 次後,治療師將進行一次簡要評估與計畫調整。
  • 若有重大改變(如手術後、症狀惡化),需重新完整評估。
未按期回診處理原則
  • 7天以上未回診,視同中斷療程,可能需重新預約完整評估。
  • 逾2週未回診,先前療程與預約將自動作廢,需重新安排初診流程
療程中止與復健進度
  • 若中途暫停療程超過2週,建議主動聯絡治療師評估恢復療程時機。
  • 若症狀改善即中止療程,建議於2~4週內安排追蹤一次,確認維持狀況。
  • 若有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、肥胖、抽菸或長期睡眠不足(<8小時)將有可能延緩治療進程。
特殊情況
  • 若因個人或醫療因素無法按時回診,請提早告知以便重新安排時段與治療內容。

療程後居家照護建議

請勿反覆測試會痛的動作,避免加重發炎
常見反應與處理
  • 治療後 1~3 天內可能有痠痛屬正常,
  • 多喝水促進代謝
  • 若痠痛持續超過 3 天或3天內的痠痛感受較明顯,建議冷敷15分鐘改善。
飲食與生活建議
  • 若為急性發炎期,請避免吃紅肉,建議改吃白肉
  • 飲水量建議為體重 × 40ml/天,組織才能正常恢復
  • 若為易發炎體質,建議與營養師合作調整飲食
其他健康條件須注意
  • 若有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、肥胖、抽菸或長期睡眠不足(<7–8小時)
  • 可考慮搭配 中醫調理 作為輔助療法

個案清潔與衛生

為維護衛生與防疫安全,請配合以下事項:
  • 穿著清潔服裝、勿擦上過多油膏以避免影響徒手治療
  • 治療中若需脫鞋進入床區,請穿著襪子或依指示穿著診所提供之室內鞋
  • 若有皮膚傷口、感染、發炎等情形,請主動告知治療師

費用與付款方式

  • 付款方式
  • 現金、轉帳
  • 多堂數方案
  • 請洽櫃台了解詳細內容與適用規範。

其他說明

  • 隱私與安全
    • 治療室提供隱私空間
    • 個人病歷與資料依法保管
  • 防疫須知(如適用)
    • 配戴口罩、進入前手部消毒
    • 陪同人員請配合診所規範
  • 理賠申請
  • 有關物理治療保險理賠申請流程與所需文件,請點此進一步了解詳情
購物車
返回頂端